半月板損傷是常見的一種運動損傷,一般情況下如果損傷嚴重就需要進行手術來治療,而術后的運動康復訓練是恢復膝蓋關節功能至關重要的過程。今天帶來文字,杭州博養醫院科普:半月板損傷的術后康復,希望對有需要的朋友有幫助。
一、半月板在哪個部位
半月板(meniscus)是構成膝關節的重要結構之一,是兩個半月狀纖維軟骨,位于股骨髁與脛骨平臺之間,其橫斷面呈三角形,外厚內薄,上面稍呈凹形,以便與股骨髁相吻合,下面為平的,與脛骨平臺相接。這樣的結構恰好使股骨髁在脛骨平臺上形成一較深的凹陷,從而使球形的股骨髁與脛骨平臺的穩定性增加。 半月板的前后端分別附著在脛骨平臺中間部非關節面的部位,在髁間棘前方和后方。這個部位又可稱做半月板的前角和后角。
二、半月板損傷的癥狀
半月板損傷(meniscus injury)指旋轉力、擠壓、半月板自身疾病等因素導致半月板破裂,表現為膝關節劇痛,不能伸直,腫脹等,是膝部最常見的損傷之一。根據個體差異性,半月板損傷的癥狀表現主要有以下三種:
1、疼痛
受傷初為劇烈疼痛,后為行走痛,多位于關節一側,在一定屈伸角度時出現疼痛,外側半月板損傷病人可有彈響或伴疼痛。
2、交鎖
即關節突然半屈曲固定,伸直障礙,但可屈曲。此時半月板嵌頓于關節滾動面之間,不能解脫,緩緩搖擺旋轉膝關節可使其“解鎖"。
3、失控感
是走路時關節不穩定或滑落感,尤其在上下樓梯或行走在高低不平的路面上。
三、關節鏡術后后遺癥有哪些?
半月板損傷(meniscus injury)無法自行修復,所以半月板損傷造成膝關節功能障礙,影響日常生活的人群大多數采取手術的方式,解決半月板損傷導致的膝關節腫脹疼痛的情況。關節鏡術后,有可能會出現以下的后遺癥:
1、關節積液
可因操作粗暴、止血不徹底或術后下地負重活動太早引起,一般加強股四頭肌抗阻力等張收縮,避免伸屈膝活動,晚負重即可消退。如積液較多,可在嚴格無菌操作下抽出液體后用彈力繃帶加壓包扎。
2、關節積血
多見于外側半月板切除術中損傷膝外下動脈所致,或因膝部包扎過緊、靜脈回流受阻引起。未凝固的血可抽出,凝固的血塊要切開清除,結扎止血。
3、關節感染
一旦感染后果嚴重,其原因可為操作不當或體內有感染灶。處理的方法是早期在全身應用抗生素的同時,關節鏡下關節沖洗。晚期病人需切開排膿或關節鏡下沖洗,沖洗干凈后并置管用含抗生素的溶液沖洗。下肢制動,待感染消退后再開始活動。
4、關節不穩和疼痛
多因股四頭肌萎縮引起。一般通過股四頭肌鍛煉和物理療法可好轉。
5、神經疼痛
常見內側半月板手術后,損傷隱神經酶下支產生神經瘤引起,明確后切除瘤體癥狀即可消失。
四、半月板損傷術后的康復訓練
杭州博養醫院康復科林主任表示半月板的損傷(meniscus injury)是不可逆的,一般情況下半月板損傷手術以清掃和切除為主,術后的康復主要以改善肌肉柔韌性,松解筋膜促進血液循環為主,通過康復訓練加強膝關節周圍肌肉力量提高膝關節穩定性,加強踝關節及髖關節靈活性,進而減少膝關節本身的負荷。杭州博養醫院運動康復科,針對半月板損傷術后康復有豐富的康復經驗。以下是杭州博養醫院康復科林主任,針對半月板損傷縫合術后的范女士,制定的科學康復方案。
一、平衡訓練
二、內收訓練
三、臀肌訓練
四、小腿肌肉訓練
五、有氧訓練
六、核心訓練
經過一段時間的康復,范女士的膝關節功能已經基本恢復,通過了功能評估,膝關節各方面的功能已恢復到正常水平,可以回歸正常的工作和生活。范女士特地為杭州博養醫院康復科林主任及任醫生送來錦旗,感謝林主任及康復科醫生的貼心照顧。
杭州博養醫院康復科簡介
杭州博養醫院康復科伴隨著醫院的建立發展至今,現有主任醫師2名,治療師13名,康復治療大廳100平,科內醫生護士綜合協調地應用各種措施,最大限度的恢復病傷殘者的身體、心理、社會、職業、娛樂、教育和適應周圍環境方面的潛能。以針灸、理療、牽引、推拿、中藥以及藥物離子導入等傳統康復手段為特色,結合現代醫學康復技術精華,集功能測評、物理治療、針灸治療、運動治療、作業治療等為一體的一個獨立的多功能臨床學科。
康復科現擁有進口超聲治療儀、氣壓治療儀(空氣波)、電腦中頻治療儀、低頻治療儀、超聲波治療機和各種運動訓練、作業訓練等先進設備。
轉載自:杭州博養醫院